Golden Water Mouth悉尼的发财树 你每次去唐人街的时候,一定见过这棵神树,它就在Hay St和 Sussex St的交叉口,唐人街的入口。千万别以为这是一棵已经死掉的枯树,这可是保护唐人街世世代代繁荣的风水宝树。 中国风水相信流水象征着财源滚滚,所以,专门在这里安放了这棵“金口树”。树干是澳洲最传统的桉树树干,但是用23克拉的金箔浇筑在树枝处,象征着从树干中流出的都是金银财宝,为澳洲华人带来财富和好运。 把这棵树放在唐人街的主入口,才真正让唐人街财源滚进了!据说,自从1999年10月有了这棵树,唐人街的生意人气真的就旺了! 所以,如果你想求财一定要去拜拜这棵发财树了!
In Between Two Worlds悉尼的运气 如果你走进唐人街的Kimber Lane,一定会被这里满眼的蓝色祥云吸引。这可不是随便画的涂鸦,这是华人艺术家Jason Wing非常珍贵的城市艺术作品。 他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澳洲原住民文化中象征祝福和幸运的图腾,创造出了一个半人半仙的精灵形象。这些小精灵会在夜晚发出蓝色的幽光,为澳洲的华人们守护幸运和安详。 小精灵们手里捧着的正是“运气”
Circle in the Round悉尼人的爵士梦 这个位于Temperance Lane的圆形霓虹灯可不是什么酒吧的招牌,这是悉尼人为了纪念伟大的爵士乐手Miles Davis的艺术装置。灵感来自Davis最畅销的专辑“Circle in the Round”。 每到夜晚,这个圆圈就和音乐一起律动,在城市的一隅,像这位给无数人带来能量和快乐的爵士教父致敬,这也是悉尼人对音乐的敬畏。
Dobell Memorial Sculpture 这个位于Pitt St上高达19.5米雕塑早在1976年就被摆在悉尼街头了。当时是艺术家用来抗议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大肆破坏。当你站在这个神奇的雕塑下,就会发现自己和蓝天白云融为一体。艺术家通过各种角度的反射,把人、建筑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个平面中,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人类社会和自然应该是唇齿相依和谐共处,而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Day in, Day out 这个位于1 Bligh St写字楼的彩色铝制雕塑,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儿童乐园,但仔细说来,大家才会知道艺术家的良苦用心。 艺术家特意用红黄橙和褐色,是为了让这个这附近全部都是灰色的写字楼有一抹亮色,让这个城市不那么沉闷。而这个不规则的形状实际上是一个三位网络,只有配合光影,你才会发现其中的玄妙。因为,如果你从写字楼的里面往外看,就会发现其实这个雕塑让阳光更加柔和,情不自禁地就会让人放松很多。
Windlines:The Scout Compass of Discovery 这个装置位于Circular Quay的33 Alfred Street,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日晷,其实这是一个随风而动的罗盘。这是为了纪念澳新童子军100周年而建造的。罗盘的盘面是一张悉尼地图和一些对侦察兵来说非常重要的地点。 这个风向盘一方面纪念那些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的童子军,一方面上面有很多谚语,是为了告诉现在的孩子,关于冒险的哲学:尽力而为,未雨绸缪等等……
这个雕塑在Prince Alfred Park游泳池的旁边,这其实是六根大烟囱,但是却被涂上了各种绿色。如果你不仔细去琢磨这个雕塑的用意,可能就会误以为这是一个装饰品。但仔细想象,就能感受到艺术家心里的矛盾。 烟囱代表工业化,谁都无法阻止人类工业化的脚步,但是作为一个热爱自然的人类,又不忍心看着绿色的森林的草场慢慢被吞噬,所以才有了这样“绿意盎然”的烟囱,来自欺欺人。
II Porcellino 这是意大利友谊城市送给悉尼的一尊雕塑,意大利名字叫“幸运小猪”,在麦考瑞大街的悉尼医院门口。这和佛罗伦萨广场的那只小猪是一家人。在佛罗伦萨有一个传说,只要你把硬币从小猪张开的嘴巴里扔进去,然后再滑落在水池里,就表示会有好运发生,如果你在离开时擦擦小猪的鼻子,就会得到佛罗伦萨的祝福。 这就是为了猪鼻子这么光亮的原因!
Shakespeare Memorial 在新州图书馆外面十字路口中央的这座雕塑,原来是为了纪念莎士比亚!最中间的是大文豪莎士比亚,下面围绕着他的,当然就是他笔下著名的人物!分别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波西亚和法斯塔夫! 莎士比亚面对州立图书馆而战,用心良苦!看了这么多遍,今天第一次知道这个秘密!服气!
Memory Creation Without End 在环形码头的通往悉尼歌剧院的草坪上,有一堆散落一地的乱壁残垣。这可不是什么建筑垃圾,光从这些石块上泛黑的印记,你大概就能猜到这些石块有些历史了。 这是被拆除的Pyrmont大桥的一些遗留石材。为了建设环形码头和悉尼海底隧道,Pyrmont大桥被迫拆除,其中一部分石材用于填充环形码头,剩下的这部分就留在了原地,变成了一片遗址公园。 这些象征悉尼过去的石刻雕花代表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而它就留在悉尼海底隧道的上面,成为一个公园,艺术家用这种方式让过去和现在紧紧相连。 城市要发展悉尼人依然要恋旧
Folly for Mrs Macquarie 悉尼皇家植物园这个美丽的大鸟笼大家一定都见过,很多人都喜欢和它合影。但它的故事,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 要说这个鸟笼,先要说说在悉尼到处刷存在感的麦考瑞。1810年,麦考瑞大人带着妻子一起来到悉尼,开始了长达11年的麦考瑞殖民统治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这对夫妻确实用心地改造悉尼这片土地。很多公园和地标建筑都是在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 但也是从那时起,悉尼失去了它自己。 麦考瑞夫妇对悉尼所有的改造,只是希望把这座城市变成自己的故乡,所以一切的园林、海港、街巷,都按照当时的英国还原。而那些属于澳洲这边土地的一草一木都被无情地摈弃。 所以,这座鸟笼所有的细节,都是被麦考瑞夫妇所伤害的原始植物的象征。这座亭子就像麦考瑞夫妇的无字碑,功过留与后人评。
The Distance of Your Heart悉尼人的心结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悉尼CBD偶遇过这些铜鸟。在CBDBridge St、Grosvenor St以及经过翻新的Kent St地下通道,散落着60多只精美的手工青铜鸟雕塑。静静伫立,栩栩如生! 这些小鸟又象征着什么呢? 如果没有语言你将如何表达孤独也许就以鸟的形式静静看着这个城市 因为澳洲是个移民国家,来自全世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为了各自的梦想来到这里。可是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孤独的。 不论飞的多高站的多挺拔都遮不住内心的孤独他们始终有一个朝着家乡的方向这就是澳洲的大多数移民的现状 艺术家Tracey Emin希望大家在城市里找到这些象征爱和想念的小鸟,拍照发给那些让你不孤独的人,说出你想对他(她)说的话。 忽然好想给家里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