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土澳315大会!

2021 年央视 315 晚会又让网友表示:
“惊呆,原来我们的生活竟然有那么多坑?”
其中最劲爆的大概就是:
科勒卫浴、宝马、MaxMara商店
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
海量人脸信息被搜集
据悉该人脸识别摄像头能够抓取包括性别、年龄在内的个人信息。摄像头系统生产商“万店掌”介绍,能通过人脸识别信息解决精准营销,抓取的人脸数据信息累计上亿。
科勒卫浴也在全国上千家门店安装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消费者只要进了其中一家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编号,以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店家都会知道。
科勒随即发声明表示:连夜拆除!
360搜索医药广告造假链条
UC浏览器涉及为无资质公司
投虚假医药广告
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几条都是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经历,下方标注着广告字样。
广告里网友自称,自从认识某老师,按照老师给的方子,血糖恢复稳定,胰岛素都停用了。
而加了这位老师的微信后,该老师就开始推销「白背三七诺丽果粉」,经查证这个果粉并没有药物成分,只是普通食品。
而在360上海广告总代理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称:“在网站里面不能有任何品牌。把微信推给人去聊聊,聊完之后卖产品。”
对于这样的广告违规不少代理公司心知肚明。就算对方没有资质,广告也能投放出去。
被曝光后,
上海市监局连夜检查360广告总代理,
360开盘跌近3%。
中国这样类似的坑蒙拐骗多,
但澳洲的大坑小坑也不少!
2020年被新州消费者吐槽最多的品牌,
眼熟不眼熟,
有没有你天天用的?
在全澳被吐槽最多的品牌!
News君这就来一个澳洲315!
你被坑过吗?
折扣是假的,但快递是真的慢…
不仅仅国内有“双11”购物节,澳洲也常有mid season,黑五,新年等折扣让一大波消费者刷卡刷到手软。
但有一个网站大家千万要小心了。Kogan.com,作为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在线购物购网站,提供着多类产品,例如电视,科技,家居用品,健身,时尚,工具,户外以及其他产品。
在今年荣登全澳最恶心的品牌第一名!
Kogan在去年底被爆出,
先提价再打折,
进行虚假促销,
被罚款35万澳元!
据了解,联邦法院在调查中发现,Kogan公司误导了消费者。
他们通过广告告知消费者,在结账时使用代码“TAXTIME”就可以享受10%的优惠,然而在折扣活动开始之前,Kogan却把活动中产品的价格悄悄上调了10%。
然后活动后再次把商品的价格下调。。
最后这一波下来消费者一分钱没省,等于是花钱买了个打折的快乐?
而kogan在此前也多次因虚假折扣受罚,在2016年被罚32,400澳元,至今还不悔改,大家购物时可千万睁大眼睛。
Coles和Woolworths今年的20刀龙虾也是一个相当瞩目的优惠活动了。毕竟往年想吃的龙虾还得犹豫一下,今年就直接上了!
然而澳洲消费者却表示:“根本买不到,毫无诚意!”
尽管引入了每人最多买4个龙虾的限制,但超市似乎还是无法保持稳定的货量供应。
“我今天去过三家不同的超市去买龙虾都没见到!我感到非常失望。”
“ 20澳元的龙虾在哪里?我已经连续6次在点刚开门的时候就过去,但是每次都是已经没货了。”
“骗局!根本就没有龙虾!” Coles和Woolworths的消费者都纷纷表示感到相当不满。
大家有人买到20刀龙虾嘛?
提到购物还有一个值得被吐槽的就是快递了,AU Post,有多少人一个快递漂洋过海几年都没收到?有多少人的贵重物品碎成渣…
去年AU Post荣登澳媒头条,
因为有网友目击快递员分拣包裹时,
暴力分拣!
管你是不是易碎物品, 管你是不是重要快递, 管你箱子是不是早就破了个洞, 都被一个个像飞镖似的, 扔了出去。
而Auspost也和往常一样,立刻诚恳又卑微的道了歉表示自己会改,然而他们一年可能也就道365次歉把。
在家等了一天,
也只收到一个,
快递被送去了最近的邮局的小卡片。
好好的信箱不放,
老是把快递信件直接扔过围栏,
然后狗全吃了!
还有这些神图,是时候祭出来了,
磅金有去无回,还要给房东洗衣做饭?
二房东退房后:
“你搬出去的时候也就是看起来干净了,
后面我看到房间xxx都坏了,
xxx找清洁都没办法收拾干净”
磅金没了。
你以为找中介租房一切就顺利了?
这位梁姓华人在某中介谷歌评论底下留言:
最恶心的房地产中介,不要租他们的房子。 他们扣了我$2608的磅金已经半年,即使VCAT和法院说他们只能扣$400,他们也永远不会还你钱。
一名中国留学生在2013年来到墨尔本上高中10年级。未成年的她必须住在寄宿家庭中,然而她表示没得到适当的照顾。
“按理来说我交房租,应该提供我早饭晚饭的,但都没有提供,反而几乎是我为全家人做晚饭。我觉得我是给她做保姆。”
她和另一名日本留学生同时寄宿,但被房东要求每天做晚饭、洗碗甚至洗全家4口人的衣服。
“一开始让我帮着切菜,后来开始变本加厉,如果我没做的好,她就言语上攻击我、骂脏话。”
在寄宿家庭待了9个月之后,她向学校申请求助后搬了出去。据悉那段经历对她造成了长期的“心理阴影”。
加的油竟然超过油箱总量?
该研究所的比尔·洛伊兹德斯说:“对个人消费者而言,油价差不大,但如果算到整个澳大利亚的销售总额中,消费者的损失就可以达到4至1200万澳元。”
北部海滩居民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Johnson)在给车装满油后,发现和自己当地经常加的加油站数值有出入。
收据甚至显示他在油箱中加的汽油超过了油箱的总容量。
约翰逊先生解释说:“当时油箱中还有8升油,油箱总共能容纳150升。我做了个减法就发现当时油泵多加了15升。”
后来他自己也再去测试了一次,把油加在邮筒里,他在加油站加满了10升燃油,但收费竟超过12升。
这些坑大家踩过没?留言告诉我们你遇到的坑~